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型储能,上半年发展势头强劲,连创多项“世界之最”。这一势头能保持多久,其发展空间有多大,受到广泛关注。
半年内连创世界纪录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官方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超过380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达到2.2小时,12个省区装机规模超过百万千瓦。
不仅装机规模快速上升,新型储能新技术也不断涌现,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4月30日,山东肥城国际首套300兆瓦(MW)/1800兆瓦时(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并网发电成功。这个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效率最高、性能最优、成本最低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被称为“地表最强空气充电宝”。
6月26日,全球最大新型储能基地在山东启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体量3060兆瓦新型储能基地、世界最大规模盐矿定制造腔储能基地和世界首台(套)单机功率6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6月30日,全球最大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湖北全容量并网发电,实现了钠离子新型储能技术在全球的首次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这些“世界之最”背后,有各方因素的共同作用。
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纪律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各项相关技术经过长时间积累后已日益成熟,具备了产业化及工程应用的条件。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快速发展,市场对于储能的需求日益迫切,而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相对较短,因此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纪律还提到,国家及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储能相关支持政策,明确释放支持储能产业发展的决心,也是新型储能发展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原因。
多技术路线齐头并进
强劲起步之后,中国发展新型储能这条路能走多远?业内认为,该产业具备较大空间。
一方面,新型储能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具备了商业化运行的条件。当前,包括锂离子电池储能在内,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都在快速发展之中。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介绍,中国有多个30万千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10万千瓦等级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单体兆瓦级飞轮储能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重力储能、液态空气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等新技术也在落地实施。
此外,市场推进是新型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层面也已开始着手推动。中金公司发布研报指出,随着中国电力市场改革推进,储能有望受经济性驱动而迎来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能源局已专门印发通知,明确新型储能的功能定位、规范并网管理、完善调度机制、明确技术要求,着力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饶宏看来,必要的政策支持对于促进储能行业起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一举措有望完善新型储能参与的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市场机制,不断丰富交易品种,拓宽新型储能获得多重市场收益的渠道,为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力市场提供良好环境,推动新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甘肃省新型储能装机容量突破400万千瓦 2024-10-31 16:10:42
- 六部门:加强新型储能技术攻关和多场景应用 2024-10-31 16:09:43
- 明达技术——储能电厂智能数采新方案 2024-10-31 16:07:52
- 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创新突破 2024-10-31 16:01:40
- 深挖新型储能发展潜力 推动“体制+技术”创新 2024-10-31 16:00:44
- 新型储能行业半年内连创“世界之最”,这条路能走多远? 2024-10-31 15:57:53
- 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产经观察·从新兴产业看新质生产力) 2024-10-31 15:53:58
- 国家电网:发展长时储能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024-10-31 15:51:56
- 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进入快车道 新技术不断涌现 2024-10-31 15:50:36
- 全球首个长时储能零碳园落地鲁西新区 2024-10-31 07: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