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种行业内余热余能的深度分析及余热余能利用的意义
余热余能是相关过程和需求之中被认为无用的热与能,并非全部都不可被再利用,实际上通过一定的方式仍然可以有效地利用这部分热与能。这也是我们讨论、关心这部分能量的目的之一。另外,从能源科技的发展而言,能的合理利用与不断提高的余热余能利用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2021-05-24 15:36:0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17.html -
国网信通召开业绩说明会 将开展碳资产项目开发等业务
中证网讯(记者 康曦)国网信通5月14日召开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杨树表示,在“双碳”背景下,能源行业将发生低碳化、清洁化的变化趋势。在能源的总消费中,化石能源的占比会不断下降,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会持续提高。公司正在开展的数据中心建设、智慧物流充电站平台系统、矿区重卡换电系统、智慧水电服务等业务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2021-05-23 19:31:2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09.html -
特斯拉卖“碳”狂赚16亿美元 国内汽车业何时引入碳交易?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已于2月1日正式实施。尽管目前汽车业还未直接纳入碳交易,但作为产业链较长且范围不断拓展的制造业,如何适时引入碳交易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2021-05-23 18:44:4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67.html -
氢在钢铁工业未来发展潜力的战略评估
对于钢铁行业来说,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大户(占人为CO2排放量约7%),在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采取何种行动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今钢铁生产几乎完全依靠化石原料。从热化学的观点来看,基于氢的可持续炼钢生产是可能的,并且在未来可能成为替代方案2021-05-23 17:50:1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39.html -
碳资产管理是下一个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兴行业
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一直是全球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极端气候现象频发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世界气象组织不久前表示,2019年6月下旬席卷欧洲多国的热浪同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环境造成的影响有着必然联系。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增加将引发更大规模的全球热浪、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海洋温度升高和极端气候。关注气候变化的同时,呼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 的呼声日益高涨。气候变化影响每一个人,任何一2021-05-22 19:07:1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16.html -
厦门大学林伯强:推动产业集群脱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中国明确力争在2030年前碳达峰,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规划需要将目标具体传导和落实。截至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 %,并且仍在不断上升。城市的经济产出占比较高,同时也是高排放经济部门高度密集的区域。城市层面的碳中和毫无疑问对全国层面的碳中和至关重要,国家的碳中和目标需要落实到城市当中去。据联合国统计,截至2019年9月,全球共有102个城市承诺将在20502021-05-22 17:04:4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94.html -
碳中和承诺让跨国企业发现中国新机遇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郑重承诺。随着中国能源结构持续大幅优化,清洁低碳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市场蕴含巨大机遇2021-05-20 15:11:3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30.html -
科技创新助力碳中和
立夏已过,不少地区已感受到夏天的“热情”,空调承载着许多人“清凉一夏”的愿望。小小空调,不只关系你我的凉热,也关乎整个地球的冷暖。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分析,全球供热和制冷的能耗约占全部建筑物能耗的50%。在全球制冷需求不断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更绿色高效,已经成为制冷行业无法回避的现实考题。2021-05-20 11:18:2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06.html -
碳足迹测算的未来前景
消费者的碳排放意识不断提高,而企业对产品碳足迹标签的兴趣也出现了回潮趋势。碳信托咨询业务总监Hugh Jones介绍了碳足迹标签的发展过程以及产品碳足迹测算的未来前景2021-05-20 09:56:5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80.html -
光伏将成可再生能源电力增长“领头羊”
根据惠誉的报告,截至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累计装机容量约为1.3太瓦。未来1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将不断提速,预计到2029年,可再生能源电力累计装机量将较目前的规模翻番,达到2.7太瓦以上。2020-10-09 15:02:4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