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企积极参与成品油出口贸易
事实证明,民营炼厂应积极参与成品油出口贸易,将有利于民企炼厂已被保留的1.6亿吨以上产能有效发挥作用。加大民企的出口比例,还可以减弱境外企业对我国出口企业由于国企身份而享受补贴的质疑。为适应我国石油企业大规模成品油出口贸易的需要,可以通过由多种资本组建的专营出口公司统一代理成品油出口业务,这也可以作为下一阶段石油行业国企混合制改造的一个组成部分。2017-10-25 10:41:0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348.html -
华南区域光伏政策及补贴汇总
近年来,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在我国遍地开花,光伏电站以其长久的稳定收益得到了光伏人的高度认可。不论是家庭业主的自建电站还是企业对外做光伏投资,除了考虑当地的自然地理因素和光照条件以外,各地的政策补贴环境更是各位电站业主关注的焦点。因此,小编今天将华南三省(广东、广西、海南)的光伏政策、补贴及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汇总,为您提供一些政策参考。2017-10-13 16:48:2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343.html -
一带一路 ,中国企业都在做什么?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力排名中,央企占比36%,地方国企占20%,民营企业占42%,合资企业占2%。那么中国企业在“一代一路”建设中具体做了什么呢?2017-10-13 15:38:3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334.html -
16家地炼成立山东炼化集团 "第五桶油"呼之欲出
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山东炼化能源集团在济南正式成立,注册资本拟定为900亿元,该集团由东明石化牵头,共16家地炼企业联合出资。2017-10-13 14:58:0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327.html -
发改委力促 煤炭供应长效机制建设
近日,国家发改委委托第三方征信机构东方金诚公司和大公国际公司,对重点企业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情况的信用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充分发挥信用监管手段,引导煤炭、电力企业严格履行中长期合同,促进煤炭稳定供应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2017-10-13 14:46:1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323.html -
黑龙江部署秋冬季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哈尔滨10月11日电(记者辛林霞)面对即将到来的供暖期,黑龙江省环保部门10日召开全省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工作动员会议,对该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部署,重点是哈尔滨、大庆、绥化落实“错峰起炉”、排查“作坊式”企业、检查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等,改善空气质量。2017-10-12 14:25:1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320.html -
2017第二届江西节能建材博览会12月份举行
第二届江西国际节能建材博览会将于12月13日至15日在南昌举办,涵盖勘察设计,施工装修,暖通排水,地坪绿化等上下游关联全行业要素,建材行业的各大公司早已蠢蠢欲动,积极忙碌地筹划参加建博会的事宜。近年来,江西建博会以涵盖“全产业链”的风格为建筑装饰行业,场地建设行业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参展。2017-10-12 13:52:4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313.html -
发改委研究推进电煤直购直销 稳煤价成近期主基调
10月10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国家发改委近期将组织神华、中煤、冀中能源、山西焦煤等多个企业及相关部门召开深化推进煤电运直购直销中长期合同座谈会,重点研究推进电煤直购直销、中长期合同以及东北等重点地区今冬明春电煤直购直销资源衔接落实等工作。2017-10-12 10:39:2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295.html -
钢铁煤炭进入"中场" 专家建议完善去产能配套政策
一些受访企业负责人、基层干部、行业专家表示,钢铁、煤炭当前已进入“中场”阶段。去年以来工作成绩斐然,但随着钢铁、煤炭价格上涨,去产能观望情绪加剧,意味着去产能进入“啃骨头”全面攻坚期。建议从三方面入手,增强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主动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丰富地方政府调控、处置的工作抓手。2017-10-12 10:36:1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294.html -
钢铁业造假“日本制造”褪色 或引发大规模召回事件
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日前发布消息,承认篡改部分铝、铜制品性能数据,将产品以次充好供应给客户,影响波及丰田汽车、三菱重工等约200家客户。包括该企业管理人员在内,至少有数十人参与篡改数据,是集体、长期的行为。对此,日本舆论一片哗然,认为近年日本知名企业造假丑闻频出,“日本制造”的信誉正在黯然褪色。2017-10-12 10:29:3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