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州:大力推进光伏建设 居民屋顶变“聚宝盆”
“十三五”时期是推动能源革命的蓄力加速期,是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德清县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推动家庭屋顶光伏建设。该县通过召开光伏推进会议2017-05-31 15:29:3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426.html -
近40%环保督办问题仍未销号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平均每天发现的问题超过200个,在发现问题之后,如何保障问题尽快整改落实较为关键。2017-06-14 03:50:3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393.html -
农村污水处理节能低费不再是难题 选对技术才是关键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作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农村污水治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我国政府对农村污水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以及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农村地区对污水处理的需求量也在逐渐的上升2017-05-31 10:46:4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390.html -
煤炭清洁关键在于分质利用
万吨级粉煤热解―气化一体化(CCSI)技术日前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技术鉴定。2017-04-26 12:46:3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283.html -
刘振亚:加快推进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月5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经济界第34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表示,解决煤电产能过剩等我国电力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关键是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方向,加强统一规划,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发展布局,充分发挥大基地、大电网、大市场作用,全面提升电力发展安全、质量、效益和效率,为经济社会发2017-03-08 13:59:5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154.html -
环保成焦点 节能减排最受益
近期正在实施空气质量专项督查,大气污染防治和超低排放及工业节能将成为未来几年的关键词。预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印发实施,将加大工业大气污染整治作为七大任务之一。提出钢铁、燃煤锅炉等实施特别排放限值,率先完成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2017-03-06 12:32:4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129.html -
清洁能源转型之路上 天然气切割气抢占市场先机
天然气能否大发展,是中国实现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的关键。由于雾霾的肆虐,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被寄予厚望,人们希望其接替石油和煤炭,与核电等其他清洁能源一同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气化全中国”是当前能源改革最迫切也最现实的路径。2017-03-06 12:23:5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126.html -
电镀废水处理:原水监督 何去何从?
多年从事电镀废水处理运营的专家们都深知:原水监督的到位,是电镀废水处理达标的关键所在。以广东惠州某一电镀基地为例,多种现存问题使得该基地对原水监督的资源配置尚显欠缺。搁置争议、回避问题、另辟蹊径皆不是办法,那么有没有针对、直面多种现存问题,实现原水监督到位的解决之道呢?2017-02-26 14:40:2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058.html -
“十三五”电力规划的“硬伤”
本文分析了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三个关键目标:全社会用电量、煤电装机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结论是: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实难以突破7万亿千瓦时,4.8%的电力需求增速预测上限过于乐观;2亿千瓦的煤电装机增长毫无必要,只会加速电力过剩和煤电全行业亏损;而可再生能源近年来的稳步发展势头却可能会被遏止,按照电力规划提出的可再生能源目标难以完成15%非化石能源目标。2017-02-09 14:08:2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9984.html -
甘肃省太阳能光伏民用产品研发取得新突破
日前,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经过近一年的攻关,突破了太阳能光伏民用产品的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一体式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移动电源和太阳能地埋灯3款太阳能光伏民用产品,让“高大上”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为普通大众所用。1月12日,3款产品通过了由省工信委组织的新产品鉴定,鉴定结论认为,产品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7-02-06 16:27:1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