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用户名: 密码:
碳中和招标网 碳中和人才招聘网
  • 非银金融机构主动对接236亿资金支持京津冀发展

    近年来,河北省非银行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非银机构”)经历了快速发展期,截至2015年6月末,非银机构数量达到8家,资产规模达2718亿元。在实现自身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对省内及周边区域经济金融支持作用日益明显。河北省积极引导非银机构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和地域优势,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取得初步成效。2014年以来,非银机构在支持京津产业转移、化解过剩产能和环境治理、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方面提供资金
  • 十三五期间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

    发改委日前发文表示,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保率先突破战略,推动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据中国环境规划院测算,“十三五”期间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而“十一五”总投资2.1万亿元左右,“十二五”投资需求仅3.4万亿元。按现行统计口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均将大幅增长。
  • 北京4.6亿支持保定廊坊治污 主要用于改善空气质量

    为了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率先实现突破,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市环保局获悉,今年,北京与保定、廊坊两市签订了2015―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合作协议,北京市将安排约4.6亿元资金支持两市大气污染治理,目前资金已经全部拨付到位。该项目主要用于淘汰、治理燃煤锅炉,减少燃煤污染,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从而形成区域间共同治理大气污染的氛围。另据了解,2017年底以前,京
  • 北京4.6亿治保定廊坊大气 阅兵空气质量保障参照APEC

    京津冀PM2.5降22.1% 昨天,市环保局局长陈添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三个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备受社会关注。市环保局落实北京市《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的意见》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定位、找准问题、综合施治、探索新路”,即围绕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示范区的功能定位,抓住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两大突出问题,统筹好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优化人口布局,加强污染治理,
  • 京津冀协同发展环保优先 PPP开辟百万亿市场

    近期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的核心内容是把交通和生态环保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领域,这两个都是基础设施和基础建设领域。
  • 治霾核心区彰显协同发展政策路径

    毋庸讳言,自雾霾一词为人所熟知起,以上6个城市就已经成为公认的“重灾区”,而实际上,推进大气污染的区域协同治理,也早已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一致共识。由此,包括统一相关环保标准、产业有序转移对接、联防联控等措施都在按部就班地加以实施,此次划
  • 财政部否认京津冀协同发展投42万亿

    有媒体报道称,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未来6年需要投入42万亿元。但记者核实发现,该消息并不属实,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曾对此明确表示,并未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相关投资测算。
  • 北京传树建材集团成为第十八届科博会最受关注展商

    2015年5月13日,第十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开幕。本届科技产业博览会围绕“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主题,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凸显首都科技优势资源和示范引领功能。在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亮点频出,其中,围绕雾霾监测、绿色能源、节能发电、垃圾处理等环保难题,探索新能源出路的“绿色技术”受到各界特别关注。北京传树建材集团携带十余种节能环保建材参加了此次科博会
  • 京津冀将撬动百万亿投资 或推行PPP模式

    数日前,财政部称,京津冀一体化在未来6年需要投入42万亿元。然而6日一名熟悉京津冀协同发展方案出台过程的人士表示,42万亿元投资主要是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加上能源、产业流动等带来的投资效应,京津冀可能撬动的资本将达百万亿元。
  • 京津冀投资红利在哪儿 河北有望建新能源特区

    核心提示:各方冀望多时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终于获批,而财政部估算出的未来六年42万亿元投资数额更让三地多个行业亢奋起来。不少业内专家甚至惊呼,如果这些巨量投资落地,那对京津冀区域将是难以估量的强刺激,其中包括交通、环保等多个领域将快速被调动起来。可以说,站在利好政策高地,三地的协同发展从起步就动力十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