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民用建筑不符合节能标准不得竣工验收
为杜绝新建高能耗建筑,日前,省发改委、省住建厅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实施意见》,明确新建建筑要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和验收规范的民用建筑不得进行竣工验收。2015-01-29 12:11:1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3305.html -
建筑节能成全球潮流 系统门窗未来年均千亿市场
门窗是居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展至今,门窗已经历过木、钢、铝合金、塑钢门窗等四个时代。建筑门窗发展至现代,人们只需简单地调整一下墙壁和门窗间的比例就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气候下使其房屋都舒适合用。因而门窗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环境建筑的采光以及保暖需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高,研究显示2050年能源消耗将达到1975年的4倍。其中建筑物能耗占总能耗的12015-01-28 11:36:4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3236.html -
建筑节能成全球潮流 系统门窗未来年均千亿市场
门窗是居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展至今,门窗已经历过木、钢、铝合金、塑钢门窗等四个时代。建筑门窗发展至现代,人们只需简单地调整一下墙壁和门窗间的比例就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气候下使其房屋都舒适合用。因而门窗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环境建筑的采光以及保暖需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高,研究显示2050年能源消耗将达到1975年的4倍。其中建筑物能耗占总能耗的12015-01-28 11:35:3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3235.html -
全球首套3D打印房屋在苏州落成
3D技术再创新高。一间上海公司winsun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继完成10座可回收混凝土材料房子之后,又创建了六层高的组装式住宅楼。单座建筑面积达1100平方米,进一步加强了该公司的领先全球的制造业形象。2015-01-27 11:39:2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3205.html -
美国开发出节能的「热管理系统纳米衣」
提供暖气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人员指出,全球近一半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取暖和家庭暖气供应上,这种为了舒适所付出的环境成本相当大,所导致的温室气体占世界总排放量的叁分之一。2015-01-27 11:37:3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3204.html -
海尔磁悬浮率先打响2015绿色节能新战役
2015年,城市建筑绿色节能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作为这其中能耗大户的中央空调,更是成为这场绿色节能战役要解决的重中之重。2015年1月23日,在中国改革开发的前言阵地――深圳,海尔磁悬浮中央空调率先画下了一个圈,打响了2015年绿色节能新战役的“第一炮”。2015-01-26 13:05:2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3188.html -
门窗进入更新换代期 节能门窗前景光明
铝合金门窗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到建筑能耗的45%~50%,占到了社会总能耗的20%,这其中,门窗成为我国建筑物节能最薄弱的环节。通过对门窗框型材进行断面改造、增加隔热空腔、填充绝缘材料、采用抗老化的密封胶条、使用多层中空玻璃等方法,最终可以实现降低门窗的传热性能,减少能量流失,节约能源消耗。2015-01-26 12:13:5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3164.html -
门窗进入更新换代期 节能门窗前景光明
铝合金门窗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到建筑能耗的45%~50%,占到了社会总能耗的20%,这其中,门窗成为我国建筑物节能最薄弱的环节。通过对门窗框型材进行断面改造、增加隔热空腔、填充绝缘材料、采用抗老化的密封胶条、使用多层中空玻璃等方法,最终可以实现降低门窗的传热性能,减少能量流失,节约能源消耗。2015-01-26 12:12:4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3163.html -
新型隔热保温材料使热网效率提升5%
日前,一种新研发的“新型纳米阻燃隔热保温材料”,在北京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北京新型材料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薛孔宽说,该材料设计了夹心中空隔热结构。表层采用纳米二氧化硅涂层的高纯铝箔,芯层填充纳米阻燃等材料,具有显著的隔热、保温等功能。2015-01-26 09:52:1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3123.html -
节能建筑统筹低碳城市新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节能建筑统筹低碳城市新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人类正在遵循碳循环的概念,以低碳为导向,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推广普及低碳绿色建筑。2015-01-23 09:49:3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3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