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工厂到零碳园区,阳光新能源携手安踏合作再升级
两家身处不同赛道的企业,在阳光新能源日前举办的电站创新技术发布会上震撼同框了。原来,两家企业在零碳工厂打造上,早已达成序列化的深度合作,缘来已久。本次阳光新能源电站创新技术发布会上,两家企业共同宣布将携手打造零碳园区,昭示着两家企业的深度合作将进一步迈入品牌战略级。2024-10-31 17:39:0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212.html -
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战略与科技态势分析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指将CO2从工业过程、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并输送到适宜的场地加以封存和利用,最终实现CO2减排的技术手段,涉及CO2捕集、运输、利用和封存等多个环节。2024-10-31 16:23:1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94.html -
新突破!这款“碳捕手”效率达95%以上 从源头助力温室气体减排
记者从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锅炉获悉,9月27日,全球规模最大5兆瓦化学链燃烧碳捕集示范装置在四川德阳试验成功。该装置采用创新技术路线,可从源头捕捉二氧化碳,捕集效率达95%以上,成本较传统技术降低约三分之二。2024-10-31 16:22:1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93.html -
世界最大化学链碳捕集装备系统试验成功
9月27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锅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化学链碳捕集装备系统试验成功。该技术可在燃烧源头直接得到90%浓度以上的二氧化碳,预期比传统碳捕集技术成本减少三分之二,是碳捕集技术领域的颠覆性创新。2024-10-31 16:21:0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92.html -
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海南开建首个年捕集利用6万吨二氧化碳项目
海南日报石碌12月24日电(记者孙慧 通讯员尹建军)将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并实现循环利用,这一技术正在我省工业领域展开应用。12月24日,我省首个年捕集利用6万吨二氧化碳项目落户华润水泥(昌江)有限公司2024-10-31 16:19:1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90.html -
六部门:加强新型储能技术攻关和多场景应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多元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强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推动自备电厂主动参与调峰,优化煤电调度方式2024-10-31 16:09:4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83.html -
明达技术——储能电厂智能数采新方案
随着新能源的蓬勃发展和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在电量平衡、安全稳定控制等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储能电站,作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关键一环,对于电网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数据采集层面,储能电站却面临着诸多难题。2024-10-31 16:07:5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82.html -
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创新突破
近日,我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广西南宁建成投运。这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项目示范工程的一期工程,首次将钠离子电池技术应用于大容量储能电站。2024-10-31 16:01:4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81.html -
深挖新型储能发展潜力 推动“体制+技术”创新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了新时代能源革命发展进程。我国能源转型以保障能源安全2024-10-31 16:00:4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80.html -
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产经观察·从新兴产业看新质生产力)
广东佛山,9条锂电池技术路线在宝塘储能电站“同台比武”,装机规模约占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总量的1/5;2024-10-31 15:53:5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