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创新驱动“碳中和”之路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近日,首届全球影响力投资圆桌在北京举办。2021-05-20 14:01:2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16.html -
学者谈碳中和:发展空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
“发展碳捕集、碳利用技术,是碳中和另一个思路。”在5月14日盘古智库举办的“碳中和目标带来的科技创新与产业机遇”专题研讨会上,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工程中心主任、地球与环境工程系终身教授陈曦分享了在碳中和方面的见解。他认为,发展分布式碳捕集技术,在空气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能够把下游碳利用产业链做活。2021-05-20 13:57:0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15.html -
中国“双碳”目标蕴含重大机遇
2020年,尽管经受新冠肺炎疫情等挑战,博世集团仍然交出了一份可喜的成绩单:博世集团2020年整体销售额总计达715亿欧元,去除调整重组费用,集团息税前利润率达4.7%。在博世看来,疫情后,中国经济稳步复苏,车市、消费品以及工业技术等市场陆续回暖,成为拉动集团2020年全球业绩表现的重要驱动力之一2021-05-20 10:46:2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97.html -
对中国风电、光伏发电未来发展的整体判断如何?
一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需要迈过三道“门槛”:技术临界、经济临界、市场临界,即,创新链、价值链、应用链均需打通。三道“门槛”迈过以后,产业会快速发展,直至新的颠覆性技术和产业的产生。从当前情况来看,风电、光伏发电均已迈过三道“门槛”。2021-05-20 10:22:3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87.html -
大爆发!“碳中和”是长达40年的投资机会?
碳中和这一目标推动企业在工艺、技术方面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即使依照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这一目标努力,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建筑、交通、垃圾处理等绿色经济相关行业也可以为中国带来约0.3%的就业率提升。2021-05-19 16:56:4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74.html -
储能在碳中和目标下的战略地位和发展建议
从2017年10月,五部委《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至今,储能产业已成为能源电力领域的新热点,产业生态也跟随政策走向和形势的发展而跌宕起伏。随着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提出,“万亿储能市场”“碳中和风口”这样的热词更是频频见诸媒体。最近,两部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实现2021-05-19 16:05:2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66.html -
长城汽车发布氢能战略,为中国实现碳中和赋能
3月29日,长城汽车氢能战略全球发布会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正式举办。长城汽车氢能战略,不仅构建了国际级“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打破核心技术壁垒,还联通上下游产业链,加速氢能商业化推广。同时,氢能战略还推出了一套国际领先的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加速产品落地,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2021-05-19 13:15:1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33.html -
长城汽车发布氢能战略,为中国实现碳中和赋能
3月29日,长城汽车氢能战略全球发布会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正式举办。长城汽车氢能战略,不仅构建了国际级“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打破核心技术壁垒,还联通上下游产业链,加速氢能商业化推广。同时,氢能战略还推出了一套国际领先的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加速产品落地,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2021-05-19 13:13:1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32.html -
技术之争升温?韩国电池三巨头上半年研发费用破万亿韩元
近日,韩国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韩国金融监督院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化学2020-10-09 17:34:4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26.html -
超低排放改造出现的问题、难点及处理方法
就目前我国的工业发展现状而言,燃煤机组依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燃煤机组已形成一定规模及技术模式,但当时只重视工业化大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2020-10-09 16:40:5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