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最新研究:全球天文科研设备碳排放每年至少120万吨
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估计,全球空间和地基科研设备是天文学研究碳足迹的最大贡献者,其年均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每年至少排放120万吨二氧化碳。2022-03-22 08:43:2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101.html -
解读“碳达峰、碳中和、碳汇、碳配额、碳交易”名词概念
年初,有两个公司A和B,A公司每年规定排放二氧化碳100吨/年,B也是规定排放二氧化碳100吨/年;政府发放给A的碳配额是100吨/年,发放给B的碳配额也是100吨/年;2022-03-22 16:18:2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95.html -
氢气的制备与储存:不同方式的经济性比较
氢能具有能量密度大、无毒无味无腐蚀、安全稳定、便于存储和运输等优点, 同时具备碳零排放特性, 燃烧值高, 通过燃料电池容易实现氢-电转换2022-03-22 12:11:0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85.html -
绿氢未来 何时到来
分析人士和预测机构表示,绿氢可帮助能源密集型产业脱碳、推动各国减少碳排放、向净零排放目标迈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在大规模替代灰氢或蓝氢的道路上仍面临阻碍2022-03-22 12:03:5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83.html -
能源企业如何布局氢能产业链?
氢能以其清洁、零排放、高热量等自身优势,正在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可,发展氢能具有增加产值,创造就业,减少环境污染,改善能源供应渠道等诸多优点。2022-03-22 11:51:5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76.html -
碳达峰碳中和100问(漫画版)
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温室效应愈发加剧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2-03-21 08:47:4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72.html -
姚余栋:关于碳达峰与碳中和实施路径思考
《巴黎协定》之后,各国陆续就碳排放及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目标进行表态,欧盟27国决定2030年前加大减排,2050年实现碳中和2022-03-21 08:41:5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69.html -
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批设立
3月20日电 (记者孙海天)日前,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碳中心)获批设立,拟注册在三亚。3月18日,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海碳中心筹建推进会,记者了解到,目前海碳中心筹建团队正在全力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下半年开业运营。2022-03-21 08:08:3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58.html -
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量去年增长6%创新高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的新报告,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煤炭用量也随之增加,全球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2021年增长6%,达到迄今为止的最高水平。2022-03-18 01:47:4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52.html -
完善制度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开启经济低碳转型的首年。由于“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排放总量大、脱碳时间短、能源系统转型难等诸多挑战,想要如期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在能源生产侧和工业、建筑、交通等能源消费侧进行全面低碳转型。2022-03-18 09:40:2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