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碳转型优等生从这份重磅报告透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贡献
“十余年时间,中国以年均3.4%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速,支撑了年均8.3%的经济增长。”这组来自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的对比数据,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2025-02-26 14:20:5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472.html -
德州:化工企业“玩转”氢能汽车
闪电新闻2月20日讯 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转化效率高、来源丰富、应用广泛等优势,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德州,一家化工企业把原来的工业副产氢气,经过提纯再利用,衍生出一条氢能源产业链,实现了蝶变升级。2025-02-24 14:29:5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437.html -
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支撑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
10月30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为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24-11-06 11:25:5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239.html -
新能源商用车醇氢技术蓄势崛起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月度渗透率已经超过5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才刚过20%。业界普遍认为,新能源商用车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源于现行的技术路线还存在各自的局限性,难以支撑商用车特殊使用场景的实际需求。2024-10-31 10:53:3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44.html -
刘大为:5年内把氢价降到1/3,中国氢能应保持在第一梯队
为了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发电和用电领域正步入一个技术线路“百花齐放”的时代。在政策支撑下,氢能正在走向属于自己的时代。目前,中国是最大的制氢国,去年产氢3342万吨,占到世界产量的一半。2024-10-31 10:34:2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37.html -
这项制氢难题,在福建这里被攻克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科研院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之一,为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今起,福建日报推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走进科研院所”系列报道2024-10-31 10:23:3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34.html -
这项制氢难题,在福建这里被攻克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科研院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之一,为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今起,福建日报推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走进科研院所”系列报道2024-10-31 10:22:1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33.html -
电氢协同将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
“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电力系统进入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阶段,而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间歇性要求电力系统必须具备灵活性,通过电氢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能源生产、储存、转化、应用等多层面应用,有效实现平抑新能源波动。2024-10-31 10:16:2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132.html -
湖北碳市场交易量稳居全国首位
7月21日上午,中国碳市场大会2024·武汉在湖北武汉开幕。自2011年湖北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碳交易试点城市以来,通过深化制度体系建设、优化配额分配方法、完善履约保障措施,湖北地方碳市场为湖北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6%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2024-07-22 19:53:1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009.html -
2024 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科技展览会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领域。在此背景之下,全球第二大、亚洲旗舰环保展“中国环博会”全新设立的上海国际碳中和科技展览会(简称:CO expo China 上海碳科展),以“中和科技,碳索未来”为主题,以广大的市场需求导向配套同期高端产业论坛交流,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作用,促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新动能。2023-12-13 16:00:4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