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能源迎碳中和挑战 燃煤电厂的碳去哪了
一瓶小小的溶液,能将二氧化碳捕捉起来?在华能集团温室气体减排与清洁燃料技术部的碳捕集实验室中,范金航为北京商报记者现场演示这个实验过程。 对于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利用与封存是当前主要的处理手段。这也就是近年来我国加快研发、示范的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2021-05-23 17:52:2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41.html -
备战“碳中和”,探寻绿色商业价值新路径
据保守计算,一个人在衣食住行上的碳足迹,一年可达到1355.8525千克。这意味着大概需要种植75棵树,才能中和上述个人一年的碳排放量。而这仅仅只是全球碳排放量的冰山一角,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才是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起根发由,持续加剧着生态环境的恶化。2021-05-22 17:41:4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01.html -
碳中和最可行路径已明确
近日,申万宏源研究所副总经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公用事业连续六届第一刘晓宁及其团队在申万宏源碳中和大会上发表最新观点《时代承诺――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变革》。 申万宏源认为,我国碳中和最可行路径为“电力行业深度脱碳,其余行业深度电气化”。电力供给全面转向清洁能源,通过电气化推动其他部门减排,通过碳汇、碳捕捉等对冲农业排放,化石能源2060年基本退出燃料领域。2021-05-22 17:39:5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00.html -
双碳转型样本之能源篇| 燃煤电厂的碳去哪了
一瓶小小的溶液,能将二氧化碳捕捉起来?在华能集团温室气体减排与清洁燃料技术部的碳捕集实验室中,范金航为北京商报记者现场演示这个实验过程。2021-05-20 15:23:5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32.html -
碳中和:围绕碳产业链的产业运营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人为化石燃料排放与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吸收两者平衡的结果,“碳中和”旨在实现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吸收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全球正在围绕碳中和开启新的发展模式2021-05-20 14:28:3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19.html -
碳中和”与“内燃机”,不用非得二选一
也许我们最终不用淘汰内燃机,也能达到碳中和。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 " 合成燃料 ",因为有了它,人们不需要开发新的动力系统取代传统燃油发动机,就可以使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行业更加 " 绿色 "。2021-05-20 11:15:1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04.html -
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情况下限制碳排放是必要的
过去60年世界的发展,从人口到产值再到贸易,总体呈系统性增长。其中,能耗和燃耗的区别在于,燃耗是燃烧“煤油气”(煤、石油、天然气),即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同时燃烧释放二氧化碳;总排是燃烧化石燃料后产生的,可由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后推算得出。2021-05-19 15:50:1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63.html -
《自然》称美国城市低报温室气体排放量
全球城市是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占到所有化石燃料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75%。许多城市都采用自报告的方式来估算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方式可能遵循了某种可公开获取的全球或当地的报告框架体系。2021-05-19 15:39:5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58.html -
探索碳中和专访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研究院李卫东
火力发电主要包括蒸汽动力发电、燃气轮机发电和内燃机发电,蒸汽动力发电是火力发电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蒸汽动力发电厂以燃煤为主,平时所说的火电厂一般是指燃煤蒸汽动力发电厂(燃煤电厂)。燃气轮机发电使用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包括柴油、重油、原油等,气体燃料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层气等;内燃机发电主要作为孤立电源和应急电源使用。2021-05-19 14:04:2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37.html -
哪些条件让氢燃料电池汽车变得更加确定?
2020年9月16日,由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财建【2020】394号文件)成为行业中的聚光灯,吸引无数关注。至此,积极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有了明确的国家级文件支撑。2020-10-09 16:58:3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