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钢国际:中成碳资产管理目前以钢铁行业为主、覆盖有色、电力、化工、节能环保等领域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5月20日讯,有投资者向中钢国际提问, 请问贵司旗下的中成碳资产管理主要从事什么业务? 公司回答表示,中成碳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以钢铁行业为主、覆盖有色、电力、化工、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专业技术型咨询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系统的节能低碳发展咨询和环境资产管理服务。2021-05-27 13:38:1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529.html -
储能在碳中和目标下的战略地位和发展建议
从2017年10月,五部委《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至今,储能产业已成为能源电力领域的新热点,产业生态也跟随政策走向和形势的发展而跌宕起伏。随着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提出,“万亿储能市场”“碳中和风口”这样的热词更是频频见诸媒体。2021-05-24 18:17:4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57.html -
舒印彪:发展新型电力系统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经济社会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电力行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2019年中国碳排放总量113亿吨,能源领域碳排放量98亿吨,占全国总量的87%,其中,电力行业碳2021-05-24 18:13:3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56.html -
龙源碳资产公司完成线上碳排放数据首次报送
5月17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碳资产公司完成集团公司116家火电企业及化工企业自备电厂全国碳排放数据报送系统填报工作,这是该平台上线后的首次数据填报工作。2021-05-24 17:42:4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46.html -
晶科能源:光伏+氢,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的两大路径
各个行业都把脱碳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这对于交通领域更将是挑战,为此记者就如何实现规模化的交通领域脱碳,以及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在助力交通绿色转型方面所扮演的角色,采访了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女士。 钱晶认为目前的电动车如果用的是大电网的火电,那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能源车,新能源车前提要让它绿色,所以交通领域的规模化脱碳就要依靠绿色电力的电动车和绿氢作为氢燃料电池车来替代传统燃油车。2021-05-24 15:28:1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16.html -
【建言“十四五”】奋力打造绿色资产,布局大唐集团碳中和
随着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冲锋号的吹响,大型电力能源央企将成为国家“3060”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主力军。为努力实现“十四五”集团公司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开局2021-05-23 19:28:4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07.html -
企业为何不积极消费绿色电力?
我国要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色电力消费是实现碳减排、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因消费观念滞后、投入成本大、市场交易机制欠缺等诸多因素制约,企业的绿色电力消费态度并不积极。专家建议,进一步开放绿色电力参与电力市场化政策、完善“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制度,体现绿色电力和“绿证”环境价值,融入全国碳交易体系,提升企业绿色电力消费需求。2021-05-23 19:13:1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90.html -
央视点赞!光伏产业要做“碳中和”行动派
在“3060”目标指引下,全球正加速进入能源变革时代,低碳经济成为主旋律,绿色、低碳、高效的能源也逐渐成为刚性需求。根据我国碳减排路线图显示,“十四五”末,清洁能源将从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补充”,变为能源电力消费增量的“主体”。2021-05-23 18:45:4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68.html -
储能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能源革命,储能的星辰大海
从对电力系统的作用来说,储能设备可以安装于电源侧、电网侧 或用户侧,可以改善电能质量,提升电网稳定性,甚至在某些特 殊条件下供电。从使用指标看去,储能技术的评价体系(2021-05-23 17:27:5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32.html -
双碳目标下商业储能技术、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储能技术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能源未来将成为电力供应的主体。当前,电源侧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用户侧负荷呈多样性变化,电力系统面临诸多挑战2021-05-23 17:23:2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