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交通运输是化石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重 点领域,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最快 的领域之一 [1]。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仍以化 石燃料消耗为主,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依然较低2022-02-24 12:56:1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845.html -
谭鑫
现任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低碳发展与碳资产管理中心主任;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委会 ESG与碳金融研究部副主任。2022-02-23 20:20:2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822.html -
碳中和: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碳捕获和利用上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大多数CCU技术与巴黎目标不兼容。2022-02-23 18:04:1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820.html -
2021-2026全球碳捕获、利用和储存市场年复合增29.8%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日前发布报告称,2021年,全球碳捕获、利用和储存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1亿美元,到2026年这一数据有望增至77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8%。2022-02-23 17:55:1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819.html -
碳捕集与利用技术的碳排放大于碳捕获
大多数碳捕集与利用(CCU)技术从空气中提取二氧化碳,并将其用于其他减排过程。而一项近日发表于One Earth的新研究发现,大多数CCU排放的碳比它们捕获的要多2022-02-23 17:53:1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818.html -
山东电力碳电协同平台: 助力火电机组碳排放控制
“当前,润泽电厂1号机组发电出力为61.4万千瓦,每小时发电61.4万千瓦时,排放二氧化碳491.4吨。”2月17日16时09分,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锅炉室主管刘科在山东电力碳电协同平台大屏幕前向该院副总工程师陈玉峰汇报2022-02-23 16:53:2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806.html -
碳捕集与利用技术的碳排放大于碳捕获
大多数碳捕集与利用(CCU)技术从空气中提取二氧化碳,并将其用于其他减排过程。而一项近日发表于One Earth的新研究发现,大多数CCU排放的碳比它们捕获的要多。2022-02-23 16:47:0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804.html -
专家建议:进一步提高光伏制氢经济性
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近期联合印发的《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支持智能光伏制氢等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开展制氢系统与光伏耦合技术研究2022-02-23 16:06:3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793.html -
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为何重要?
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研究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和交易主体范围。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2022-02-23 15:08:1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787.html -
氢能在碳中和的角色和定位
近日,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金勤献在参加中新社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时表示,氢能对中国提高能源体系安全、实现碳中和具有极高战略价值。在工业领域2022-02-23 14:02:2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