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迪智驾成“碳中和”发展研究报告典型案例
8月23日,由“亿欧智库”撰写的《2021中国科技出行企业“碳中和”发展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报告针对科技出行企业“碳中和”实施路径进行了解读,并重点研究了中国科技出行企业“碳中和”的发展现状及战略部署。作为出行解决方案第一梯队代表,希迪智驾“主动式公交优先系统”成效显著,不仅被此次报告收录为典型案例,而且进行了重点讲解。2021-09-09 22:46:5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074.html -
“分布式能源”上网经过验证的办法
北美能源基础架构公司Sempra 能源的子公司PSiXE能源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负责人约瑟卡兰萨(Jose Carranza),上月中旬在美国《POWER》网上发文[1],谈分布式能源资源(DER)的联网问题2021-09-09 20:13:5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990.html -
舍弗勒亮相IAA Mobility 2021,展示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
汽车及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以“实现可持续交通”为主题,亮相2021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21),展示可持续交通发展愿景。除了三合一电桥、热管理系统和800V电机控制器等电驱动产品外2021-09-08 19:44:1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942.html -
福建师范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
7月9日,“福建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对策与挑战”学术研讨暨福建师范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成立大会在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召开。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等行业的代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对策与挑战”主题,为服务国家碳中和战略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凝练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2021-07-10 13:21:4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744.html -
风电、光伏发电的发展瓶颈和解决方案是什么?
风电、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特征,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后,会带来电力平衡、电量消纳、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等诸多挑战;另外,东部有些地区还存在风电、光伏发电发展与土地矛盾问题。相关解决方案如下:2021-05-20 10:24:1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88.html -
长城汽车发布氢能战略,为中国实现碳中和赋能
3月29日,长城汽车氢能战略全球发布会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正式举办。长城汽车氢能战略,不仅构建了国际级“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打破核心技术壁垒,还联通上下游产业链,加速氢能商业化推广。同时,氢能战略还推出了一套国际领先的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加速产品落地,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2021-05-19 13:15:1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33.html -
长城汽车发布氢能战略,为中国实现碳中和赋能
3月29日,长城汽车氢能战略全球发布会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正式举办。长城汽车氢能战略,不仅构建了国际级“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打破核心技术壁垒,还联通上下游产业链,加速氢能商业化推广。同时,氢能战略还推出了一套国际领先的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加速产品落地,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2021-05-19 13:13:1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32.html -
碳中和解决方案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并要求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面对日益严峻的节能减排和碳中和大趋势,企业任重而道远,更加需要借助专业科学的标准工具和方法。2021-05-18 18:43:1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3604.html -
强势进击澳洲 东方日升拟投资2GW可再生能源项目
近日,澳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澳大利亚国际能源展览会(All- Energy Australia 2018)在墨尔本隆重召开。A股光伏龙头企业东方日升携户用储能和大型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亮相展会2018-10-16 13:01:2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3371.html -
欧阳明高:补贴频调给电动车安全埋隐患
新能源汽车频繁起火事件引起行业重视和反思。9月20日,在2018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发言中表示,产品质量问题是近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主要原因,企业过分追求补贴技术指标,导致了技术验证不足、工程解决方案不成熟,给产品质量埋下了巨大隐患。2018-09-25 13:25:0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3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