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在中国举行,中国政府再次许下“绿色奥运”的承诺。围绕这一目标,实现奥运期间的绿色交通是重要环节。8月31日,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团队发布了一项成果:全气候电池产品研发成功,也就是在所有气候条件下,包括极端低温的情况下,电动车的电池还能正常工作。
严寒环境,电动车将面临挑战
经过调研,北京冬奥会期间,车辆将面临-20℃至-30℃的低温,使用新能源汽车面临着以下挑战↓↓
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变差!
电池容量和寿命也会衰减!
这些将导致车辆续驶里程及整车动力性能显著下降!
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联席会专家组首席专家孙逢春:
现在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已经到了300公里以上没有问题,但在零下10℃的环境下可能就只能跑几十公里。北京冬奥会两个场馆之间最远的,也就是北京的五棵松到张家口的崇礼距离是260公里,电动车在低温下如何续航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新技术,让电动车突破低温禁区
利用金属在电池内部加热会产生快速导热性,孙逢春教授领导的团队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全气候电池产品。关键技术如下↓↓
在现有的锂电池中加入了一层金属镍铂片
连通电源,就可以使电池迅速加热!
孙逢春:
在零下30℃的时候,我们电池的温度二十几秒就提升到零度以上了,这样就可以非常好地工作,而且对电池的寿命没有丝毫影响,这是核心技术所在。也就是说电动车再没有禁区了,在这个方面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原理和技术。
低温环境,新能源车关键技术全攻克
此外,低温环境下整车系统集成及控制等关键技术也获得突破。自动驾驶与自动充电协同控制技术等,都为冬奥期间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逢春:
从电池单体、电池系统到整车的系统集成,现在应该说技术上已经全部攻克。我们这些核心关键零部件都是按照低温零下45℃这个标准来进行要求,确保冬奥会期间不出问题。
今年底,全气候电动汽车将首发
据介绍,全球首批全气候电动汽车将于今年12月底发布,然后前往漠河等高寒地区进行零下45℃左右的实验。预计2020年完成4种车型共11辆产品样车的开发,并开始示范运行。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张继红:
我们要进一步整合北京、全国,乃至国外的一些技术,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不管是低温电池技术,还是无人驾驶技术,2022年冬奥会期间能够得到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呈现。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未来场景”牵动雄安突破 2025-04-20 17:26:48
- 年光伏发电可达95万度!起步区这个零碳智慧建筑6月底将竣工 2025-04-20 17:23:39
- 全球首个“零碳算力” 青海开启数字经济与生态保护共生新范式 2025-04-20 17:22:26
- 近零碳建筑技术助雄安建设“好房子” 2025-04-20 17:21:20
- 建筑业的碳中和未来:零碳建筑和零能耗建筑 2025-04-12 18:16:14
- 湖北布局“零碳”导向产业形态 2025-04-12 18:14:46
- 津门启航:阳光家庭能源引领零碳革命,重塑墅居未来! 2025-04-12 18:13:26
- “零碳绝活”技术出海 沈阳智造“绿”动汉诺威 2025-04-12 18:11:42
- 津门启航:阳光家庭能源引领零碳革命,重塑墅居未来! 2025-04-08 18:21:49
- “零碳绝活”技术出海 沈阳智造“绿”动汉诺威 2025-04-08 18: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