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组件销售是以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额定输出功率为单位,但怎样准确地表达这个额定功率,却长期困扰着组件的生产商和采购者。
更令人困惑的是,同一块光伏电池或组件,不同测试机构测量出的额定输出功率也会存在差异,这样的差异往往会引起诸多问题。比如,当电池和组件买卖发生贸易纠纷时,由于测试结果的差异性,无法对结果做出有效的裁决。在应用层面看,标定相同功率的不同光伏组件,其真实功率并不一定与标定值等同。试想,如果这样的一群组件用于同一个光伏电站,无疑会让电站的发电效率大打折扣。
对于这种现状,有业内资深专家指出,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光伏溯源体系。这对我国正在快速发展的光伏产业来说,是必须要尽快弥补并做好的一项基础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光伏组件总产能约为42GW,组件产量达到27.4GW,约占全球总量的63.7%;新增光伏装机12.92GW,占据近1/3的全球新增市场份额。值得一提的是,晶硅光伏组件由海外销售为主过渡到以内需为主,这一供求变化彰显了国内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
与此不协调的是,由于我国光伏溯源链的缺失,国内组件生产企业不得不到国外的实验室校准参考电池、标准组件,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溯源链和校准方法,所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是不尽相同的,这会间接影响到组件的功率标定,甚至会影响到组件的分级,进而影响到组件的售价和电厂的系统规划。
因此,我国必须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光伏标准电池溯源链。先要打造一把标尺,然后再解决标尺的精确测量问题。鉴衡认证中心完成的光伏电池校准实验室建设,有望解决溯源链缺失和溯源“混乱”的现状。
根据IEC 60904-4标准的指向,直接日照法(美国 NREL实验室)、太阳模拟器法(日本AIST实验室)、微分光谱响应法(德国PTB实验室)是光伏标准电池校准方式。从它们的特性比较看,直接日照法利用户外日光光谱,但光强重复性差,难以实现一致性的结果;太阳模拟器法虽容易实施,但不确定度最大;微分光谱响应法是利用已校准的标准探测器来标定光源的光强,不确定度较小,但主要困难是不易直接测出
关键字: 2222国内光伏溯源体系尚需完善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我国2035年NDC目标将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 2025-04-24 19:01:20
- 习近平:中国将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2025-04-24 18:55:25
- 构建碳排放双控体系 国务院推进“双碳”方案落地 2025-04-24 18:38:11
- 国家能源局启动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 2025-04-23 17:53:41
- 最高200%,美国碳关税要来了! 2025-04-23 17:49:22
- 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 2025-04-23 17:45:52
- 全球首个行业净零排放公约通过! 2025-04-21 16:05:17
- 巴基斯坦整了两个A6碳项目 2025-04-21 16:02:06
- 美版碳关税法草案卷土重来,税率最高200% 2025-04-21 16:02:23
- 深市绿色低碳领域上市公司业绩飘红 研发领航“双碳”赛道 2025-04-21 14: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