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日前,雄安新区首批绿色建筑前置信贷认定项目落地,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别与参与新区建设的市场主体进行了签约,涉及项目13个,授信1948亿元,投放133亿元。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雄安新区营业管理部联合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和改革发展局,出台了《雄安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建筑发展前置绿色信贷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创新性地解决了绿色建筑项目投资在前、认定在后的期限错配问题。通过绿色建筑星级预评价方式,使项目及时享受绿色信贷差异化的优惠政策,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绿色融资成本,激活绿色业务拓展主动性,助力新区绿色低碳转型。本次签约的首批项目是在《办法》出台后的第一批绿色受益者。
据介绍,人民银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工作,围绕推动信贷资源集聚、丰富绿色金融场景、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等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工作。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雄安新区绿色贷款余额233亿元,同比增长395%,贷款增速显著提升。
“首批绿色建筑前置信贷认定项目的落地,是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推动金融创新、打造金融高地的重要举措。”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为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也为全国范围内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信贷项目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雄安方案”。
该负责人介绍,雄安新区将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先行,从六个方面积极主动推动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推动金融机构绿色转型,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专营部门,支持以绿色低碳业务为特色的各类型金融机构入驻新区。扩展绿色金融服务领域,结合基础设施、智慧交通、生态环保、信息产业等领域需求,出台绿色金融支持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搭建绿色金融产品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制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和目标,搭建全产品、全渠道、综合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服务体系,打造一批从事碳减排相关计量、检测、认证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支持企业研发绿色低碳技术和绿色产品。建立完善新区碳账户信息采集及核算体系,建立碳监测、碳交易平台,建立面向企业和个人的立体式碳账户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基于碳账户信息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集聚培养绿色金融领域人才,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和培育绿色金融领域业务骨干和高层次人才,在新区设立专门机构开展创新研究,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培训平台。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雄安新区营业管理部联合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和改革发展局,出台了《雄安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建筑发展前置绿色信贷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创新性地解决了绿色建筑项目投资在前、认定在后的期限错配问题。通过绿色建筑星级预评价方式,使项目及时享受绿色信贷差异化的优惠政策,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绿色融资成本,激活绿色业务拓展主动性,助力新区绿色低碳转型。本次签约的首批项目是在《办法》出台后的第一批绿色受益者。
据介绍,人民银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工作,围绕推动信贷资源集聚、丰富绿色金融场景、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等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工作。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雄安新区绿色贷款余额233亿元,同比增长395%,贷款增速显著提升。
“首批绿色建筑前置信贷认定项目的落地,是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推动金融创新、打造金融高地的重要举措。”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为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也为全国范围内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信贷项目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雄安方案”。
该负责人介绍,雄安新区将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先行,从六个方面积极主动推动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推动金融机构绿色转型,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专营部门,支持以绿色低碳业务为特色的各类型金融机构入驻新区。扩展绿色金融服务领域,结合基础设施、智慧交通、生态环保、信息产业等领域需求,出台绿色金融支持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搭建绿色金融产品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制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和目标,搭建全产品、全渠道、综合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服务体系,打造一批从事碳减排相关计量、检测、认证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支持企业研发绿色低碳技术和绿色产品。建立完善新区碳账户信息采集及核算体系,建立碳监测、碳交易平台,建立面向企业和个人的立体式碳账户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基于碳账户信息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集聚培养绿色金融领域人才,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和培育绿色金融领域业务骨干和高层次人才,在新区设立专门机构开展创新研究,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培训平台。
关键字: 河北雄安新区 搭建碳监测、碳交易平台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国家能源局重要“绿证”通知! 2025-04-25 17:31:02
- 从 “黑金” 到 “绿电” :百亿重组背后的能源重塑 2025-04-23 17:54:51
- 绿证:低碳转型的核心工具 2025-04-20 17:15:11
- 全国首个城市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在杭成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025-04-20 17:04:50
- 南方五省区一季度绿证绿电交易总量超越前两年之和 2025-04-20 16:53:27
- 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绿证绿电交易突破千亿千瓦时 2025-04-20 16:51:25
- 一季度绿证发放量激增 绿电奔涌全国 2025-04-20 16:42:19
- 去年底新疆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破亿 2025-04-12 18:41:21
- 全国绿证累计核发近50亿,绿证强制消费时代企业如何做 2025-04-12 18:39:47
- 辽宁:绿电沃土好“风光” 2025-04-12 18: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