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三方机构,就是作为独立的一方,客观判断某分报告或者数据是否真实可信的。在碳管理行业中设计的业务包括碳排放核查、CCER及其它国际碳减排项目的审定核查、低碳/碳中和工厂和产品认证等。三方机构业务的特点是为了保证权威性,一般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同时,为了保证三方机构的独立性,三方机构的业务范围较窄,不能参与与碳资产相关的任何业务。
碳核查是指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企事业单位的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及准确性进行核查,以保证其符合相关核算指南的要求。我国碳核查业务主要来自于国家每年对八大重点排放行业约8000家企业的核查需求。碳核查因为是有地方政府出钱,所以对核查机构的要求由地方政府来定,一般没有强制的资质要求,所以参与碳核查的机构很多。从2015年我国开始启动重点排放企业强制报送碳排放报告以来,大大小小参与碳核查的机构约有上千家。属于为我国培养碳管理人才最为主要的业务之一。因为碳核查的核查依据是核查企业的碳排放报告,而碳排放核算是碳管理业务中最为简单的业务,所以碳核查业务也相对容易上手。2015年后进入碳管理行业的人,大多数人接触的第一项业务便是碳核查。即使是现在,碳核查也是入门碳管理行业最为友好的业务之一。虽然碳核查业务叫容易上手,但它仍然属于三方机构业务,作为三方机构,需要保证其权威性,这就得要求核查员在开展业务特别是现场核查时,面临各种预料之外的情况,要灵活处理的同时,保证其权威的形象。碳核查因其业务的特点为政府定价,所以导致即使在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其它业务的报价水涨船高的情况下,碳核查的收益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说,碳核查业务的成长天花板很低,所以很少有人将碳核查作为其终身的职业。
CCER审定核查
CCER的审定与查核相对于碳核查就要难很多,主要难点在于我们需要审定核查的对象PDD相对于核查报告要复杂许多。CCER的审定核查机构的资质是有国家主管部门统一发放的,所以能够从事CCER审定核查的机构并不多。目前我国从事CCER审定核查的人员,大多来自于CDM时期国外的审定核查机构培养的审定核查员。他们的素质普遍较高,当然CDM时期的审定核查员收入水平也非常的高。但因为我国的CCER在2017年3月后停止的申报,CCER的审定核查没有业务来源,大多数的审定核查员都在转行去做其它的双碳业务。如果CCER重启,CCER的审定核查业务也会随之爆发。因为CCER审定核查的能力门槛要远高于碳核查。所以,我认为在CCER业务回归正常后,CCER审定核查业务将会是一个收益不错的业务来源。另外,国际的碳减排机制如CDM、VCS、GS、GCC等的审定核查与CCER的审定核查相差不大,而且大部分机构都同时拥有这些减排机制的审定核查资质。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国际减排机制的工作文件为英文,所以相应的门槛比CCER更高,如果未来巴黎协定第六条落地实施,那么英文能力强的CCER审定核查员将会是个抢手的人才。所以,虽然当前CCER审定核查业务不能产生什么收益,但从长远来看,可以把这项业务作为终生的职业能力来培养。
低碳/碳中和认证
自从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我们会经常在新闻里听到某某公司或产品获得低碳/碳中和认证。这种认证一般都需要三方机构出具证书以证明他们申明的可靠性。虽然目前是行业之初,碳中和相关认证标准其实并不完善,所以三方机构出具的证书也不大具备权威性。但市场需求已经出现,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所以对于三方机构来说,这是一项成长性很高的业务。在没有相关标准出台时,我们可以配合需求方制定相关标准,在有标准出台后,我们可以按照相关标准开展低碳或者碳中和的三方认证。所以开展低碳或者碳中和相关的认证是三方机构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其它的非三方机构就不用考虑了。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净零、碳中和、碳负……被所有碳术语搞糊涂了? 2025-04-25 17:44:09
- 农行深圳市分行:绿色信贷余额超1300亿元 2025-04-24 19:26:45
- 构建碳排放双控体系 国务院推进“双碳”方案落地 2025-04-24 18:40:20
- 马斯克1亿美元XPRIZE碳清除获奖者公布! 2025-04-24 18:37:15
- 全国首个城市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落地杭州 2025-04-21 11:51:15
- “双碳”战略下的内蒙古产业之变 2025-04-21 11:49:41
-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山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2025-04-21 11:45:43
- 南孚碳中和电池,为地球“绿”入美好 2025-04-21 11:43:13
- 上海: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工作 2025-04-21 11:42:06
- 苹果公布《环境进展报告》2030年全面实现碳中和 2025-04-21 11: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