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4月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远景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受邀参加高端对话。就136号文及行业发展趋势,田庆军指出,136号文的本质是产业链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再分配,储能将回归商业本质,通过价值创造来获利,交易和构网能力将是储能最重要的两大价值创造。储能市场也将在短暂波动后迎来新一轮高增长。
一是新能源进入3.0时代,电价机制保障合理利润。2020年前是新能源1.0时代。风电、光伏享受政策补贴,制造环节利润丰厚,快速创新降低度电成本;新能源平价上网后进入2.0时代,制造业普遍微利,下游电站投资商占据了利润大头,这也引发了非技术成本不断抬高;136号文后,新能源来到3.0时代。产业链价值再度调整,新能源全面入市,在机制电价政策下,投资商将获取合理利润。
二是储能回归商业本质,从价格竞争走向价值竞争。过去储能作为新能源强配的“成本项”,很少调用,商业价值不明显,行业内恶性价格竞争严重;136号文对储能是重大利好。取消强配后储能将参与调用,真正通过价值创造来获得收入。储能的技术特性天然适应实时波动的电价市场,市场交易将成为储能主要的收入来源,从市场上获取多少收入要凭储能的“真本事”。田庆军表示,今年储能行业还处在取消强配后的过渡期,市场增长会面临一些波动。但随着新能源比例持续提高,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储能市场将很快迎来新一轮高增长。田庆军进一步指出,从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定位来看,交易和构网将成为储能的两大重要价值创造方向。
一是软硬件融合的高度智能将主导储能参与交易。储能正在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智能体,通过大数据、大模型来连接软件和硬件,实时感知和预测气象、新能源功率、负荷等,通过精准电价预测,结合设备状态信息和市场信息,自生成、自进化交易策略。全自动、全智能的交易将成为储能参与市场交易的主流形态。
二是源网荷储和离网项目将是储能构网的重要方向。随着风光储度电成本的持续降低,以风光储为基础的源网荷储和离网项目正在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新形态,构网型储能在源网荷储和离网项目中支撑电压和频率,缓解电力系统接纳更多新能源的压力,将打开新能源更高比例接入的瓶颈。源网荷储和离网项目也将成为储能构网的重要方向。田庆军介绍,作为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上有深厚积累。远景推出的交易型储能系统,搭载了自研的人工智能交易系统,在山东、内蒙、安徽等电力现货开通的省份,收益表现要远远优于人工交易模式;远景在赤峰打造的全球最大零碳氢氨项目,搭载了远景自研的构网型储能系统,实现了100%新能源制氢,稳定运行已经一年多。
田庆军最后表示,136号文还没有完全落地,储能行业还处在价格下行的惯性中。但储能参与市场交易,走向价值竞争已经确定。储能企业需要从电力系统价值和客户价值出发,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这个过程也将是一个大规模优胜劣汰的过程。储能行业将走上集约化、高质量发展道路。
文 | 仲新源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曾刚:发展绿色金融,亟须解决碳核算难题 2025-04-25 17:38:07
- 王石二次创业|从“地产教父”到投身碳中和领域 2025-04-24 18:46:41
- 郑栅洁:出台零碳园区建设方案;CCER成交量达153.7万吨 2025-04-24 18:43:40
- 王金南院士:呼吁加快建立碳足迹国际标准体系 2025-04-24 18:33:49
-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在实现“双碳”目标中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2025-04-21 14:47:44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碳市场要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靓丽名片 2025-04-20 16:08:08
- 邢钢:立碳排放"数字账本" 全流程碳足迹管控已启动 2025-04-16 18:45:08
- 田庆军:新能源产业链价值再分配将推动储能新一轮高增长 2025-04-16 18:29:28
- 《环球人物》 | 院士王金南,为世界“设计”绿色 2025-04-16 18:02:01
- 唐叔贤院士:我国将引领氢能产业技术革新 2025-04-16 17: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