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新任务
为加快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改造,持续推动工业能效提升和碳排放降低,工信部将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工业节能降碳诊断将围绕以下重点:
1.工作任务
诊断服务范围聚焦钢铁、乙烯、合成氨、电石、电解铝、多晶硅、锂电池、水泥、陶瓷、平板玻璃、电子电器等行业以及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为相关企业开展公益性节能降碳诊断服务。
诊断服务内容针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重点产品设备、用能结构及能量系统优化、能源管理和碳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查找问题,提出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的节能降碳改造措施建议,提供可复制易推广的系统解决方案。鼓励对 “十四五” 以来接受工业节能诊断服务的企业开展跟踪服务,推进节能改造措施落地,同时鼓励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
2.工作程序
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组织节能降碳服务机构和有需求的企业对接,形成服务意向,于 2025 年 4 月 30 日前报送工作计划。推荐单位推荐的服务机构不超过 3 家,每家服务机构服务企业不超过 10 家。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公开招标确定 2025 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任务清单,综合考虑服务机构资质能力、技术水平和被诊断企业情况等因素。
中标服务机构需按要求高质量开展服务,不得收费,2025 年 11 月底前完成工作并将诊断报告等材料报送推荐单位,同时上传至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平台。
推荐单位从诊断数量、完成质量、数据分析、企业反馈等方面总结,于 2025 年 12 月 15 日前形成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3.工作要求
推荐单位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探索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的推进模式,推广 “一站式” 综合服务。
推荐单位要加强服务过程指导,定期调度,协调解决问题,开展政策标准宣贯等,应用数字化碳管理服务平台强化供需对接。
推荐单位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引导企业落实诊断措施建议,落实相关政策,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支持企业节能降碳改造等。
2
工业节能检查行业全覆盖
按照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能效标准以及能效标杆水平、基准水平等要求,工信部对钢铁、炼化、合成氨、水泥、电解铝、数据中心等行业领域企业开展节能监察,力争实现行业企业全覆盖。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工业节能监察将围绕以下重点:
1.明确三大监察任务
依照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能效标准,以及能效标杆和基准水平等要求,对钢铁、炼化、合成氨、水泥、电解铝、数据中心等行业企业开展节能监察,目标是实现行业企业全覆盖,以此推动这些重点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提升。
针对纳入重点行业领域能效监察的企业,依据产品设备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以及能效先进、节能和准入水平等要求,对电机、变压器、风机、泵、空压机、工业锅炉等工业设备进行节能监察,并会同相关部门督促企业淘汰达不到强制性能效标准限定值的低效设备,从设备层面促进节能。
对 2024 年度工业节能监察中发现的违法违规企业开展复查,对于未按要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确保违规企业切实落实整改,维护节能监察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工作要求
贯彻相关意见,规范监察程序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加强与节能主管部门协作,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和联合惩戒机制,及时公开监察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利用线上培训平台提升监察人员专业能力,推广数字化技术手段确保监察精准高效,鼓励采用多种方式提升监察效能。
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探索将监察结果应用于碳排放核算管理,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形成节能降碳合力。各省级主管部门要制定计划,明确任务,于 2025 年 4 月 25 日前报送监察任务,12 月 15 日前报送年度总结报告,均通过指定平台同步报送。
3
节能将是今年工业发展的核心
2025 年工业节能与降碳已成为工业发展的核心方向,贯穿于政策制定、技术革新、产业实践等各个层面,重塑工业发展格局。
1.政策层面
从政策体系来看,2025 年形成了 “国家统筹 - 地方细化 - 行业攻坚” 的三级联动体系,以刚性约束与柔性服务双轮驱动工业能效提升。
国家层面,国务院《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具体量化目标,如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低 2%、电炉钢产量占比提升至 15% ,石化行业淘汰 200 万吨 / 年以下常减压装置等,工信部据此开展重点行业能效监察,将指标落实到具体企业。
地方则根据自身产业特点细化政策,例如新疆通过《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推动煤化工、电解铝等行业能效提升与绿氢应用。
这种自上而下的政策体系,为工业节能降碳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和制度保障,将其提升到工业发展战略高度。
2.技术层面
技术突破层面,工业节能降碳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核心动力。
钢铁行业的氢基直接还原技术示范、数据中心对 PUE 值的严格要求等,促使企业不断优化工艺,提升能效。
前沿技术产业化也取得进展,如石化行业的 CCUS 技术、环保装备智能化技术等,不仅有助于降低碳排放,还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这些技术突破为工业节能与降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工业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
在产业实践与协同方面,工业节能降碳深度融入产业发展全链条。
3.资金层面
资金支持体系中,绿色金融和中央财政政策向节能降碳项目倾斜,中央财政 “以奖代补” 激励企业开展节能工程。
技术服务生态不断完善,公益性诊断服务为企业提供节能降碳解决方案,数字化平台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
工业节能降碳不再是企业的额外负担,而是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成为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推动整个工业体系向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企业唯有顺应这一趋势,积极开展设备更新、工艺再造与数据赋能,才能在新一轮工业变革中占据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净零、碳中和、碳负……被所有碳术语搞糊涂了? 2025-04-25 17:44:09
- 农行深圳市分行:绿色信贷余额超1300亿元 2025-04-24 19:26:45
- 构建碳排放双控体系 国务院推进“双碳”方案落地 2025-04-24 18:40:20
- 马斯克1亿美元XPRIZE碳清除获奖者公布! 2025-04-24 18:37:15
- 全国首个城市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落地杭州 2025-04-21 11:51:15
- “双碳”战略下的内蒙古产业之变 2025-04-21 11:49:41
-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山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2025-04-21 11:45:43
- 南孚碳中和电池,为地球“绿”入美好 2025-04-21 11:43:13
- 上海: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工作 2025-04-21 11:42:06
- 苹果公布《环境进展报告》2030年全面实现碳中和 2025-04-21 11: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