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西洋月刊》旗下citylab网报道:近年来,每当雨季来临,中国居民遭受严重洪灾的消息就往往见诸报端。在中国,洪水已不再仅仅是农民面临的问题,还已成为城市人躲不掉的天灾,后者的水泥工事不足以抵挡大自然的力量。从2008年起,中国遭受洪灾的城市已增加一倍以上。“洪灾之多正令国家蒙羞”,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说,“我们倾倒了太多水泥。是时候投资新型绿色基础设施了。”今年9月中国政府批准打造16个试点“海绵城市”,以生态友好型开发取代“灰色”扩张方式。“海绵城市能以自然方式存储、净化和排水”,参与协调该项目的俞孔坚说,传统上,中国的城市都能有效应对洪水,“但在现代中国,我们毁坏池塘、河流和湿地体系,代之以大坝、堤岸和隧道。如今我们遭受洪灾。”
中国从十多年前就开始试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但直到最近领导人要求“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后,它才成为城市规划者中的流行词。然而,在中国懂得如何设计海绵城市的人并不多。“一些企业希望出售技术,但我们并非真正需要技术”,在俞孔坚看来,要让一座城市更能“吸水”,需要转变的是“思维”而非“形体”,“这并非是零敲碎打的工程。”其他专家表示,海绵城市的一些特性不适合西北地区,例如,西安的问题是干旱。
最后,融资是个微妙问题。政府希望通过公私合营方式实现社会长期投资,但目前尚不清楚投资者将如何从中赢利。中国的基础设施项目通常有利可图。但海绵城市不同,它们无需消耗大量资源,而且恰恰相反。俞孔坚说,这将是一个艰难挑战。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我国2035年NDC目标将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 2025-04-24 19:01:20
- 习近平:中国将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2025-04-24 18:55:25
- 构建碳排放双控体系 国务院推进“双碳”方案落地 2025-04-24 18:38:11
- 国家能源局启动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 2025-04-23 17:53:41
- 最高200%,美国碳关税要来了! 2025-04-23 17:49:22
- 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 2025-04-23 17:45:52
- 全球首个行业净零排放公约通过! 2025-04-21 16:05:17
- 巴基斯坦整了两个A6碳项目 2025-04-21 16:02:06
- 美版碳关税法草案卷土重来,税率最高200% 2025-04-21 16:02:23
- 深市绿色低碳领域上市公司业绩飘红 研发领航“双碳”赛道 2025-04-21 14: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