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技术发展是保障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储能技术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增加电能存储环节,使得电力实时平衡的“刚性”电力系统变得更加“柔性”,特别是平抑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性,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储能技术一般分为热储能和电储能,未来应用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主要是电储能。
电储能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等三大类。
物理储能
抽水蓄能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储能技术,储能成本较低,已经实现大规模应用。目前世界上抽水蓄能机组总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日本、美国和中国的装机规模处于前三位。全球水电资源丰富,通过合理利用地形,可以建设较大容量的抽水蓄能机组,更好地保障电网供电安全。
压缩空气储能是利用电力系统低谷时的剩余电量,带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入大容量储气室,即将电能转化成可存储的压缩空气势能,当系统发电容量不足时,将压缩空气与油或天然气混合燃烧,推动燃气轮机做功发电,满足系统调峰需要。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容量大、使用寿命长、经济性好等优点,但发电时需要消耗化石能源,产生污染和碳排放。
电化学储能
电化学储能是目前最前沿的储能技术。近年来,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储能等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较快,发展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有望率先进入商业化发展阶段。未来需要在电池材料、制造工艺、系统集成及运行维护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降低制造和运行成本。
铅酸电池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技术成熟、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是最成熟的电池储能技术,目前占据电池市场半数以上的份额,主要用于电动自行车。但铅酸电池能量密度低、质量大、材料有毒,不适于电网储能。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未来场景”牵动雄安突破 2025-04-20 17:26:48
- 年光伏发电可达95万度!起步区这个零碳智慧建筑6月底将竣工 2025-04-20 17:23:39
- 全球首个“零碳算力” 青海开启数字经济与生态保护共生新范式 2025-04-20 17:22:26
- 近零碳建筑技术助雄安建设“好房子” 2025-04-20 17:21:20
- 建筑业的碳中和未来:零碳建筑和零能耗建筑 2025-04-12 18:16:14
- 湖北布局“零碳”导向产业形态 2025-04-12 18:14:46
- 津门启航:阳光家庭能源引领零碳革命,重塑墅居未来! 2025-04-12 18:13:26
- “零碳绝活”技术出海 沈阳智造“绿”动汉诺威 2025-04-12 18:11:42
- 津门启航:阳光家庭能源引领零碳革命,重塑墅居未来! 2025-04-08 18:21:49
- “零碳绝活”技术出海 沈阳智造“绿”动汉诺威 2025-04-08 18: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