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EP-BIT: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年)
《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指出,目前全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达1.79亿吨,成交额达76.84亿元。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七个试点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83亿吨,成交额达86.22亿元2022-03-17 17:29:1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21.html -
双碳落地应从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入手
“水立方”变身“冰立方”,首钢工业遗产化身“雪飞天”,千余辆氢能大巴穿梭于赛场,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践表明,加强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2022-03-17 16:29:5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17.html -
地球永久冻土将达“临界点”,潜在释放390亿吨碳!
北京时间3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的一项研究警告称,欧洲和西伯利亚西部的永久冻土带正在迅速接近一个“临界点”,可能导致高达390亿吨碳排放。2022-03-17 07:46:2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10.html -
对碳排放数据造假坚决说不
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了2022年第一批突出环境问题。据通报,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机构存在篡改伪造检测报告、指导企业制作虚假煤样、碳排放报告质量失控、数据造假等问题。消息一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2-03-17 15:37:4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08.html -
绿色技术绘就双碳最美底色
氢基竖炉为钢铁冶炼绿色转型提供技术保障,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为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风电为能源绿色发展勾勒最美底色,碳捕集变碳为宝走向循环利用……2022-03-17 15:30:5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06.html -
生态环境部公开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案例
3月14日,生态环境部公开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案例。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篡改伪造检测报告,授意指导制作虚假煤样等弄虚作假问题;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核查履职不到位2022-03-15 12:12:1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982.html -
不同碳市场下的CCER
我国首批碳交易市场试点于2013年开始陆续上线运营,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市七省市设有碳交易所,分别是北京绿色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2022-03-13 13:44:5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968.html -
重启CCER交易迫切性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难“坐享其成”
近日,有关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以下简称“CCER”)交易市场即将重启的消息频出,亦有报道称,“生态环境部以部市联建的方式支持北京市承建全国自愿减排(CCER)交易中心,有望近期落地。”2022-03-13 13:32:5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966.html -
ESG聚焦:两会上的“双碳”话题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2年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2022-03-13 10:49:1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946.html -
理解中国“双碳”目标,要避开哪些“误区”?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夏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双碳”是当下中国的热词之一,从政府、企业到普通民众对“3060”这组数字都不陌生,但要真正理解“双碳”目标,还应避开三大“误区”。2022-03-08 15:36:5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