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愿景提出的当下,CCUS这个词频频被提及,发改委甚至认为它或是实现碳中和必然选择。CCUS的中文意思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氧化碳如何捕捉?二氧化碳真的能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吗?
9月2日,第一财经碳中和调研系列节目继续播出(观看直播),邀请多位顶级专家学者、投资人,为您解析碳中和框架、剖析投资机会。
二氧化碳排放源来自哪些产业?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研究员李小春指出,我们排放源很多种,主要有四大行业:电力、水泥、钢铁、化工。要考虑CCUS整个过程当中的成本,2060年技术发展以后成本将大大降低。
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教授陆诗建指出,二氧化碳来源更多对应工业级,主要是来自电厂、水泥、还有钢铁,这三种工业点源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75%左右,所以这个排放量特别巨大。
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氧化碳如何捕捉?
陆诗建称,在上述点源捕集后,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不同区域,可以资源化利用、生物利用、化工利用等等。在捕集、运输、封存,以及利用里,捕集是耗能最大的环节,也是成本最高环节。
陆诗建介绍,目前,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主要有固体吸附法、溶剂吸收法、离子液体法、膜分离法以及低温精馏法。其中溶剂吸收法中的化学吸收是最为普及的一种方法。化学吸收法主要通过二氧化碳与氨类物质发生酸碱中和的化学原理实现。
CCUS未来投资机会在哪里?
申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波表示,从产业投资角度我们也非常关注CCUS未来的投资方向。未来,仍有一些必须高碳高排放的行业、企业存在,需要以CCUS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把它们的排放尽可能降低,以及这些资源是否能够再进一步利用起来,这个领域的前景空间非常大。
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工程中心主任陈曦指出,CCUS可以给下游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带来重大商机,如富碳农业、合成燃料、压裂驱油、低碳水泥等等,均可用分布式空气捕集二氧化碳而产生新的产业链,成功应对碳税,全球任何企业均可共享利益。
中国未来CCUS发展将迈向何方?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魏伟指出,CCUS应用在不同场合时,贡献也不一样。在火电行业占比基本是15%左右贡献度,在化工,特别是水泥行业,它的贡献度甚至达到50%。
魏伟指出,现在国际上有65个CCUS大型项目,捕集能力、封存能力在四千万吨左右。中国通过这几年的研究,正在迈向百万吨级。成功没有太多阻力,运营过程当中怎么把它的成本降下来是实现长期运营的核心,中国要发挥到20亿吨这个体量必须要过百万吨这个关。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曾刚:发展绿色金融,亟须解决碳核算难题 2025-04-25 17:38:07
- 王石二次创业|从“地产教父”到投身碳中和领域 2025-04-24 18:46:41
- 郑栅洁:出台零碳园区建设方案;CCER成交量达153.7万吨 2025-04-24 18:43:40
- 王金南院士:呼吁加快建立碳足迹国际标准体系 2025-04-24 18:33:49
-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在实现“双碳”目标中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2025-04-21 14:47:44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碳市场要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靓丽名片 2025-04-20 16:08:08
- 邢钢:立碳排放"数字账本" 全流程碳足迹管控已启动 2025-04-16 18:45:08
- 田庆军:新能源产业链价值再分配将推动储能新一轮高增长 2025-04-16 18:29:28
- 《环球人物》 | 院士王金南,为世界“设计”绿色 2025-04-16 18:02:01
- 唐叔贤院士:我国将引领氢能产业技术革新 2025-04-16 17: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