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无疑是当下中国投资和创业的一块热土。近日,在EmTech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产学研界的代表围绕双碳和新能源话题分享了各自对行业的思考和见解。
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提出,“碳中和的本质是让人类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而这其中,“数字化和碳中和存在融合的想象空间……数字化使得能源低碳技术提速,推动能量成本下降和环境影响减少”。
李俊峰认为,碳中和是为改变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先要解决能源的清洁化,然后解决低碳化,最后实现智能化,能为万物互联的时代提供清洁、安全、可靠、低成本的能源,“比方说光伏发电、海上风电以及数字化推动能源到能量的过程,这些都有赖于技术进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碳中和、碳达峰的关键就是要实现新能源革命,这其中有五大特点,首先是从传统的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特别是光能、风电大规模应用;二是能源由集中式转向分布式,推动建筑成为微型发电;三是利用氢气和电池等技术存储;四是要发展电能的互联网络;最后是电动汽车成为用能、储能和回馈能源的终端,而以上变革,都依赖于技术创新。
晶科能源全球副总裁钱晶表示,新能源发展现在面临三个挑战:发电成本、储存成本、系统协同成本。这其中,“成本的下降,提升规模当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一定是要靠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升级或者是颠覆、迭代。”
在能源形态上,钱晶也给出了另一种思考,“未来真正的能源长什么样?光伏和氢,尤其绿氢是很好的方案,能解决很大一部分减碳问题”。
钱晶认为,可再生能源制氢,现在比较成熟和主流的技术之一是电解水制氢,其包括两种:一种目前用的最多是碱性制氢,但问题是占地面积很大、效率较低、耗能较高,最关键的一点是与可再生能源的耦合性较差,“目前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氢”。
“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氢,需要用另一种方案――光制氢。”钱晶提出,光制氢技术的特点就是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耗能少,且和风光间歇式的可再生能源耦合性非常强,是真正意义上的绿氢。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的IGBT制氢电源设备累计交付突破100台 2025-04-20 18:23:50
- 吉林省梅河口市梅河新区牵手华西能源,共铸东北氢能示范新标杆 2025-04-20 18:22:46
- 全程1150公里!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正式投运 2025-04-20 18:20:49
- 唐叔贤院士:我国将引领氢能产业技术革新 2025-04-16 17:25:19
- 中国氢能产业“走出去”助力全球碳减排 2025-04-08 19:04:24
- 3分钟“氢”装上阵能跑500公里 东风汽车氢能专利数量全国第一 2025-04-07 20:20:59
- 汽车氢能源技术:驶向绿色未来的新动力 2025-04-07 20:19:16
- 中国氢能产业“走出去”助力全球碳减排 2025-04-07 20:17:50
- 3年斩获100+专利!这家氢能赛道“新兵”如何变“链主”? 2025-04-07 20:16:55
- 2030年我国有望实现氢能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2025-04-07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