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苏州市“近零碳”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发布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25-03-30 16:48:14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工业领域“双碳”目标实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苏州市(近)零碳工厂建设工作。基本条件如下:(一)近零碳工厂。申报企业需已获评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上年度实现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范围2(外购能源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至少80%碳抵消,并按照《苏州市“近零碳”工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原则上从2025年度苏州市近零碳工厂培育库中择优推荐。(二)零碳工厂。申报企业需已获评苏州市近零碳工厂,年度动态管理表中各项关键指标均符合要求,上年度实现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范围2(外购能源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碳中和,且满足《苏州市“近零碳”工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相关规定。

苏州市“近零碳”工厂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1、工厂是全社会碳排放的主体,是制造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主体,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支撑单元。

2近零工厂指以科学降碳为目标,建立“近零碳”排放温室气体管理体系,规范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行为,提高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绩效,促进工厂温室气体排放持续降低并逐步趋近零的工厂。

3、本指标体系所指的温室气体为GB/T 32150-2015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中认定的七种温室气体,即: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4近零工厂的具体要求包括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两部分。基本要求是近零工厂的前提,一票否决不打分;评价指标要求中的必选要求是要求工厂应达到的基础性要求;评价指标要求中的可选要求是希望工厂努力达到的提高性要求,必选要求和可选要求总计满分100分。

5企业申报“近零碳”工厂依据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1-1基本要求和附件1-2评价指标要求。

6、入选苏州市近零工厂名单内的企业须按年度报送年终总结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单位每三年开展现场复核,未通过复核的单位将移出苏州市“近零碳”工厂名单。

7企业在苏州市近零工厂项目申请、评审、公示、复核等过程中产生的争议,由企业向组织单位递交书面说明,由组织单位协商处理。

附件1-1

基本要求

序号

基本要求

符合性说明

1

工厂应依法设立,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土地证、房产证、建设项目备案、建设规划许可证、环保批复和验收、消防备案和验收、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等证明材料。

2

近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

法人公共信用信息一体化查询报告、信用中国、信用苏州查询结果等。

3

新、改、扩建项目应遵守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三同时制度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产业政策和有关要求。

新、改、扩建项目的能评、环评、安评、消防验收等材料。

4

获得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称号。

荣誉证书、奖牌或政府公示名单

5

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

在有效期内的四种体系的第三方认证证书

附件1-

评价指标要求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具体评价要求

符合性说明

要求类型

分值

得分

1

近零碳目标与路径

近零碳目标

应制定近零碳路径方案,包括总体目标、各年度目标及指标,以及总体目标实现后的持续“近零碳”计划,指标应明确且可量化。

近零碳路径方案

必选

1


承诺了在10年内(含)实现近零碳排放,并设定各年度降碳目标。

近零碳路径方案及年度目标计划

必选

0.5


承诺了在5年内(含)实现近零碳排放为满分,6-10年内(含)实现按比例得分。

近零碳路径方案及年度目标计划

可选

3


近零碳路径方案

方案中采取减碳技术并评估其降碳量。

采取附件1-3中减碳技术

必选

1.5


方案中采取零碳技术并评估其降碳量。

采取附件1-3中零碳技术

必选

1.5


方案中采取负碳技术并评估其降碳量。

采取附件1-3中负碳技术

可选

2.5


2

温室气体核算

组织保障

任命“近零碳”工厂最高管理者,设有“近零碳”工厂管理机构,负责有关“近零碳”工厂的制度建设、实施、考核及奖励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

企业提供管理团队组织架构图、管理办法、职责分工说明等规章制度文件。

必选

1.5


工厂应传播“近零碳”的概念和知识,定期为员工提供温室气体减排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并对教育和培训的结果进行考评。

企业提交上年度培训清单、签到记录、考核记录等;本年度培训计划、方案等;内网宣传截图等。

必选

1.5


建立清单

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识别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种类及来源。

提交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必选

2.25


开展核算

应采用ISO 14064-1GB/T 32150对其厂界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和报告,提供近三年的温室气体报告,应包括厂界内的直接排放(范围1)和能源间接排放(范围2)的所有排放。

提供近三年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其中电力排放因子建议选取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最新华东地区排放因子,化石能源排放因子建议选取IPCC最新发布的排放因子。待国家统计部门公布最新排放因子后,另行采用。

必选

3


采用ISO 14064-1或其他标准对其直接排放(范围1)和能源间接排放(范围2)之外的其他间接排放(范围3)进行核算和报告,提供近三年的温室气体报告。

近三年温室气体核算报告

可选

2.5


开展核查

获得近三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三方核查声明。

第三方出具的核查声明

可选

2.25


核查结果对外公布。

公布证明

可选

1.5


3

实施运行

运行

采用规范的表格,对排放涉及的运行参数进行日常监测,建立碳排放统计报表,保证数据的可追溯性。

企业提交监测数据的统计报表

必选

0.75


建立碳排放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智能物联AIOT技术开展数据收集、分析

技术运用介绍及现场照片等佐证材料

可选

1.5


已开展的“近零碳”举措

减碳措施:已使用节能增效、资源回收及循环利用、清洁化、电气化、低碳设计、低碳技术

按照附件1-3要求提供佐证材料

必选

2


零碳措施:已使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绿电、绿电储能等零碳技术

按照附件1-3要求提供佐证材料

必选

2.25


负碳措施:开展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林业碳汇、CCER等减排技术及项目

按照附件1-3要求提供佐证材料

可选

2.5


数字化

获得星级上云(三星)、市级智能车间、市级智能工厂称号,并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开展节能降碳工作。

官方文件

可选

2


获得星级上云(四星、五星)、省级智能车间、省级智能工厂、省级互联网标杆企业称号,并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开展节能降碳工作。

官方文件

可选

2


每季度汇总、分析碳排放数据,判断“近零碳”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并形成记录。

分析记录

必选

1.5


4

产品

生态设计

工厂在产品设计中引入生态设计的理念,按照GB/T 32161对生产的产品进行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满足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要求。

根据GB/T 32161进行评价的报告

必选

3


碳足迹

采用ISO14067PAS2050GB/T 24040GB/T 24044或其他适用的标准或规范对产品进行碳足迹核算或核查。

提交碳足迹核算报告及证书

必选

5


产品低碳

适用时,产品获得低碳产品认证、节能产品认证或绿色设计产品称号。

提供认证证书或公告

可选

2


5

能源资源投入

能源投入

可再生能源使用占工厂总能耗的比例大于10%,不足10%按比例扣分。

提供能源结构计算表

必选

1


可再生能源使用占工厂总能耗的比例大于50%为满分,10%-50%按比例得分,低于10%不得分。

提供能源结构计算表

可选

3


建有能源管理中心。

能源在线监测平台和数据采集表

可选

2


建有绿色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

证书或报告

关键字:   苏州市 “近零碳”工厂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