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位于南岸区的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通用),阳光穿透厂区屋顶的光伏板,在车间的数字大屏上投下一片光影。
屏幕上的碳排放曲线显示:其万元产值碳排放较5年前下降35%。厂史馆里,两张照片形成鲜明对比:2004年建厂时的燃煤锅炉房浓烟滚滚,2025年的光伏矩阵在蓝天下熠熠生辉。
这是重庆首家“零碳灯塔工厂”。
同一时间,渝州宾馆,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正在召开。会上,重庆美的通用总经理骆名文表示,将继续加大投入数字化、智能化,通过AI赋能,打通研发、制造、销售和运维全链条。美的通用的绿色发展将更上一层楼。
一家老牌制造业工厂,如何被打造成了重庆工业绿色转型的“样板间”?
光伏年发电量相当于5000户家庭全年用电
在美的通用厂区,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林立的厂房,而是覆盖屋顶、幕墙甚至路灯的太阳能光伏板。
厂长黄雪松指着一块光伏组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片6.7兆瓦的光伏系统年发电460万度,相当于减少2600吨碳排放。二期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600万度,足够5000户家庭全年用电。”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一场持续多年的能源结构变革。
10年前,当大多数企业还在纠结环保投入成本时,美的通用大胆启动“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工程师们将厂房屋顶荷载、光照角度、储能效率等参数输入数字孪生系统,模拟出最优铺设方案。如今,美的通用的工厂里,光伏发电占比从最初的5%提升至40%,配合两充两放储能系统,即便阴雨天也能保障绿电稳定供应。
从各个生产环节节能降耗
一方面,通过光伏发电获取绿色能源;另一方面,美的通用还通过节能设备的更新,大幅降低各个生产环节的能耗。
在离心机生产车间,过去烘干工序耗电惊人,现在他们把空压机废热转化为烘干热能,每年可以节省11万度电;螺杆式变频空压机替代定频设备后,年节电12万度;铜管钎焊用高频焊替代乙炔气焊,年省燃气2000立方米……13条改造产线累计应用15项节能技术,让万元产值能耗下降6.8%。
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美的通用给每个设备都接入了智能碳管理系统,一旦监测到异常能耗,系统自动预警并生成技改建议。2024年,该系统使工厂间接减排8%,管理效率提升17%。
在美的通用智慧运营中心的大屏上,记者看到,用电量、光伏发电量、设备能耗、碳减排量……这些曾经沉睡在报表中的数字,已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汇聚成动态图谱。
带动上下游协同绿色发展
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要“独乐乐”,更要“众乐乐”。
产业链龙头企业如何带动上下游协同节能降耗?在研发端,美的通用有一套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系统,凭此,他们将材料采购、生产运输、使用回收等环节的碳排放量化,由此推动R290环保冷媒空调单机减碳36.7%。在供应链端,美的通用借助区块链技术追溯原材料来源,能耗高的供应商被淘汰。目前,该企业的绿色采购占比达82%。
2023年,美的通用联合钢铁、石化企业组建“减碳联盟”,研发低碳钢材、生物基塑料等新材料。2024年,该公司将智能碳管理系统开源,供中小制造企业免费使用。这让企业复杂的“碳管理”从此变得更简单。
在协同推动上下游节能降耗中,美的通用摸索出一套“零碳园区解决方案”。目前,全国已经有23个工业园区采用了这套系统。
帮助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当美的通用申请零碳工厂认证时,第三方审核员提出“如何证明光伏发电全量自用”,美的通用拿出智能电表数据链和区块链存证;当审核员对“碳抵消项目真实性”质疑,他们又展示出与云南红树林保护区的碳汇交易电子合同。
从光伏发“绿电”到生产设备的节能降耗,再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绿色协同发展,美的通用“零碳灯塔工厂”的创建过程中,还促成企业培育了低碳文化。如今,在美的通用,员工都养成了“人走灯灭、垃圾分类”的习惯,研发团队将咖啡渣制成3D打印材料,连食堂厨余垃圾都转化为生物柴油。“零碳不是终点,而是一种融入血脉的生产方式。”骆名文认为。
专家点评>>>
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卢向虎:
低碳是重庆制造业质量跃升的关键
对重庆制造业而言,绿色低碳发展既是国家战略的刚性要求,更是重塑产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政策体系到技术创新,从产业协同到市场拓展,绿色低碳已深度融入重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脉络,成为重庆制造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的关键变量。
美的通用多措并举建设重庆首家“零碳灯塔工厂”,打造了重庆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典范。他们提供的启示主要有两点,其一,让人们看到了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效益和公益价值,其二,提供了绿色低碳发展的“路线图”,即既要发“绿电”,又要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节能降耗。(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吴刚)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零碳工厂、绿色物流与换电服务的未来蓝图 2025-04-20 17:24:42
- 2025版国家级绿色工厂评价通则更新在即 2025-04-16 18:23:59
- 重庆首家“零碳灯塔工厂”这样诞生 2025-04-16 17:35:22
- 《企业ESG绩效评价导则》团体标准正式启动实施 2025-04-12 18:20:12
- 零碳新纪元:中国零碳工厂与零碳园区布局加速 2025-04-12 18:07:19
- 中国盐行业首家“零碳工厂”花落云南 2025-04-08 18:22:32
- 苏州市“近零碳”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发布 2025-03-30 16:48:14
- 零碳工厂一批批,中国在重新定义工厂模样 2025-03-11 13:45:25
- “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5-03-11 13:44:05
- 总投资10亿元的“零碳工厂”在吴江盛泽开工 2025-03-11 13: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