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英民明确表示,据测算,实施“水十条”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5.7万亿元,将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1.9万亿元,其中,直接购买环保产业产品和服务约1.4万亿元。业内表示,这将给社会资本吃一颗“定心丸”,让它们觉得投资治水领域是有利可图且潜力巨大的。
此前,业内流传着一项统计数据,即按照“水十条”要求,完成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约4万亿-5万亿元,其中,需各级地方政府投入约1.5万亿元,“大头”将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投入,并以此来撬动整个治水市场。投资量如此巨大,到底能为社会资本带来多大收益?每位业内专家屡屡给出的答案都是:规模很大,但具体不确定。
因此,本次赵英民披露的数据才格外引人关注。赵英民进一步表示,随着治理领域的不断扩充、治理对象的不断增加、监管精细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环保责任的不断落实和执法监管的不断强化,在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环境咨询服务、环境技术服务等领域必然会面临急剧上升的市场需求,不仅需要提供传统的污染减排的解决方案。
同时更需要提供环境质量改善的解决方案;不仅要为工业企业的集中污染防治提供支撑,也要为农业源、交通源等的污染防治、生态建设、清洁能源发展与替代等提供支持,还要为政府环境监管、社会环境教育等提供支持。相关领域企业的发展面临日益增多的发展机遇。
在本次环保部真正测算了“水十条”拉动的各类经济收益,尤其是直接购买环保产品和服务的体量之后,多家水污染治理企业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出积极的态度,认为这令其更加看好未来的市场。但对于未来的投资形式,企业仍然比较坚持利用PPP的模式。在碧水源公司常务副总裁、董事何愿平看来,PPP符合目前国内水污染治理企业的发展需求。
“今后,由政府和企业各出一部分资本金成立合资公司来融资,由政府向其购买服务,不仅能大大减少政府投入,还能增强普遍缺乏资金、规模较小的治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能破除长期存在的市场壁垒。”何愿平说。在他看来,民营治水企业未来很有可能集中进入重点领域,包括流域水环境治理、京津冀区域治理。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关于举办“碳管理师”培训的通知 2024-11-01 15:41:59
- 日本政府拟将温室气体减排新目标定在60-66% 2024-07-24 16:32:03
- 北京城市副中心:对获碳中和认证的企业最高奖励50万元 2024-07-20 16:51:10
- 重庆市涪陵区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资格预审 2022-11-06 17:33:59
- 总投资120亿!欣旺达东风宜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开工 2022-11-06 17:26:56
- 2030年达到4504亿元规模,标准缺失仍是痛点 2022-10-05 07:11:23
- 国家发改委:绿电交易已超200亿千瓦时核发绿证超5000万张 2022-09-29 06:40:57
- 青海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2025年能耗下降12.5% 2022-09-28 05:39:08
- 贵州省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2022-09-21 07:45:55
- 未来10年投资3690亿美元用于能源安全和减少碳排放―美国 2022-09-15 06:43:00